崔祯闻言忍俊不禁,“我这几个月以来的俸禄都在你手上,你不比他们富贵?”
是了,李惊鸿来之前搜刮了崔祯全部的俸禄,腰包里满满一叠银票。
李惊鸿轻哼一声,在一处人台前轻抚着宽袖上精美的绣迹,崔祯便跟在她后面静静候着。
人台的后面,另有几位少女唠着嗑闲逛。
“中秋之后,女学中就要取消射艺和骑术了,要加上一门叫什么‘女德’的课,真不知道祭酒大人怎么想的。”一道清脆的声音隔着锦绣罗衣响起。
李惊鸿抚弄刺绣纹路的手微微一顿,心道不知是哪个女子书院的小姑娘出来逛夜市了,在这种地方说闲话不怕隔墙有耳吗?
只听对面似是另一位少女道:“这也不能怪祭酒大人,我听我爹说,朝中老臣给陛下提议要减少女官数量,还要把女学中的课业逐渐改为女红和琴棋书画...”后面的声音越来越轻,想必她也知道这话不能外传。
“啊?若是如此,我们上这个女学还有什么意义,学这些东西难不成是为了嫁个好人家?”这道声音明显有些激动。
“嘘...小点声!”
窸窸窣窣一阵响动之后,李惊鸿清楚的感觉到人台架后面已经空无一人,约莫是走了。
她的耳力极好,不知崔祯有没有听到,她正想着望向身旁的男子。
“想来是京城女学的学子,她们所说之事我在朝中也略有耳闻,以周忠为首的肱骨老臣提倡规训女子,遵守妇德、相夫教子。”崔祯淡声道。
大昭民风不算保守,在女帝时期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开放。
女帝在各地兴办女学,开女子科考,让女子做官...这些政策使一批又一批的女子走出后宅,见识到了外面广阔的天地。
女子的勤奋、心细使她们在官场上、生意中如鱼得水,可这无疑让一些败在她们手下的男子心生嫉恨。
更有一些男子的妻女有了自己的事业之后便不再需要他们的庇护,甚至不再对他们言听计从,这让这些男子很是恼火。
“吏部尚书周忠的妻子张氏就是因为在江南的纺织生意风生水起而决定与其和离的,离开之前还带走了儿子和儿媳,大概是因此周尚书才如此急切的反对女子抛头露面为官、做生意。”崔祯冷静分析道。
李惊鸿这般听着,就已经要气得手抖。
虽不知自己为何会这样,但她现在就是极其气愤,她冷哼一声,看向崔祯:“哼,你呢,你也支持那个姓周的狗贼?”
狗...狗贼?
崔祯一愣,看着李惊鸿冒火星子的眼神,忙表明立场:“绝不是!”
“我怎会支持那般极端的想法?这世间无论男子女子,都应为自己而活,都不应为人所束缚。”他道。
李惊鸿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下一刻,就见一小二满脸心痛的小跑过来,李惊鸿以为出什么事了。
就听小二痛心疾首的指着那人台上的华裳道:
“我的姑奶奶,您手劲儿怎地那样大,绣线都给扯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