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宝那边的直播,很多都是店主亲自下场,往往直播了一天时间,直播间也才几十个下单的,很多人说还不如路边摊卖的多呢。
张恪清笑着点点头:“黄总的担忧我能理解,但其实直播卖货,不一定非得找那些粉丝多的大主播,找到合适的人最重要。”
“没有大主播,我们可以自已培养大主播。”
“比如一些网红,他们都是自带流量的,还有微博上有一些素人大V,他们的粉丝就不少,如果开直播,一定能吸引不少观众。”
“只要那些网红不违法,不背德,就可以做主播,将流量变现,也就是利用自带的流量,变成收入。”
黄铮跟赵佳榛对视一眼,流量变现,这个词倒是新颖,不过他们也能理解。
流量应该指的是那些人在网络上很火,许多人会愿意花流量去关注了解,现在一些年轻的偶像,不就被称作流量小生吗?
有流量,就意味着粉丝多,就更容易获得企业的青睐,能得到更多的商业代言,接到更多的商演,也就成功的用流量变成了钱。
之前他们只以为这些明星可以流量变现,按照张恪清的说法,素人网红也可以?
“还有卖货也是需要专业性的,别忘了你们平台的优势,只要产品够便宜,加上宣传到位,就一定能吸引很多人进入直播间下单购物。”
“第一次也许只能吸引几千人,但几次之后,通过口碑发酵,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这个主播的直播间,从而帮助其快速成长为每场直播数万人关注,甚至数十万人,上百万人关注的顶级大主播。”
前世那些短视频平台的大主播不谈,那些掏宝的大主播,都是经历过这么一个过程,最开始只是想要为自已的店铺引流,最终却将直播变成了主业。
“一些幽默的言语,一些漂亮的脸庞,一些庞大的宣传,都能吸引直播观众,但最终能让观众持续留下来的,就是你们的产品。”
“而一旦你们成功的培养出了几个头部大主播之后,后续就会有许多主播主动加入,想要复制成功之路,甚至会有一些机构专门投资这类主播,你们就不再需要出钱,就能得到更多的大主播,同时让你们平台持续被关注,维持更多的活跃用户。”
“当然你们现在也可以直接跟其他直播平台沟通,跟他们平台的大主播合作,请他们在直播的时候,可以帮你们卖货,这也是一条路。”
前世那些直播平台有了大主播之后,就有许多人踏上了带货主播这条路。
还有许多小网红,也跟M机构签约,成功的完成了流量变现,甚至有的自已开了公司。
毕竟主播行业对比许多技术行业来说,门槛相对较低,成不了顶级大主播,成为一些二三线的主播,一样能轻松年赚百万。
黄铮点点头,这倒是跟他们原本的想法一样,暂时先合作试试,反正付出的成本并不高,如果成功,得到的利润绝对不少。
看来张恪清果然对这个很有想法,自已培养大主播,似乎确实是个办法。
“张书记,按照你说的,我们自已培养大主播,那么商品的质量一定要好,价格一定要优惠,就需要跟品牌商家谈,让利给他们,我们岂不是赚不到钱了?”黄铮问道。
张恪清靠在沙发上:“黄总说这个就没意思了,你们平台现在的目标是盈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