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河,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山西长治沁源县。
自北而南,向南经安泽、沁水、阳城、晋城郊区,切穿太行山,自晋城市郊区的拴驴泉进入济源紫柏滩流入河南,经济源、沁阳、博爱、温县,于武陟白马泉流入黄河。
沁河以西便是中条山,1941年5月7日,日军第33师骑兵第4旅一共3000余人,从沁河的安泽和沁源两地,向沁河西岸的国军发起猛烈的攻击。
在宽达五百米的河道上面汇集了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上面坐满了日军。
而沁河西岸的国军第9军的战士们,全部趴在岸边的战壕里面,惊恐的看着河对岸。
他们知道,日军即将对他们发起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渡河作战。
上午9点,十余艘日军炮艇从黄河驶入沁河的安泽和沁源段,在这一段十公里的河面上自行开炮,上面的火炮对着沁河西岸的国军阵地上不住的发射炮弹。
到了早上10点,沁河东岸的日军炮兵阵地,二十余门九九式105毫米山炮突然开炮。
炮弹落入沁河西岸的国军阵地上,顿时间国军阵地被炮弹的爆炸火花给笼罩。
日军炮兵直接向国军阵地倾泻了五百多发炮弹,压得国军根本抬不起头来,趴在战壕里面捂住耳朵,祈祷着炮弹不要落入自已这里。
炮轰持续了一个小时才停止,国军还活着的士兵,已经晕头转向,他们揉揉发蒙的脑袋,抬起头看,看看战壕外的情况。
这一抬头,就看见天空中,无数的小点,正由远到近向他们飞来。
十几架轰炸机携带着250公斤航空炸弹呼啸着向他们俯冲过来。
这些轰炸机掠过沁河河岸,贴着河面飞行,飞到河岸阵地后,立刻投下炸弹。
在恐怖的航弹轰炸下,国军再次被巨大的爆炸给笼罩。
很多国军被炸弹的冲击波震碎了内脏,含恨而死,不过大多数战士,却是在惊恐中死去。
日军的炮兵再次开火,这次开火的对象是安泽和沁源两个县城内部。
无数的房屋瞬间被炸得支离破碎。
又是半个小时的炮弹洗地,把安泽和沁源大部分建筑给夷为平地。
就在此时,日军在沁河之上的指挥炮艇之上,上面的喇叭传来骑兵第4旅的指挥官樱井省三的命令:“讨死给给~~~~~~”
他的命令一下,沁河东岸的各种船只运载着日军进入了河道,将五公里长的河道铺满。
在十余艘炮舰的掩护下,这些船只用了十分钟不到,就冲到了沁河西岸。
日军几千人浩浩荡荡完成了登陆,在强大的火力压制下,迅速的攻入了国军的防御阵地。
西岸的第9军的国军部队根本没有多少抵抗就被日军给突破了防御阵地。
日军突破阵地之后,兵分两路,一路进攻安泽,一路进攻沁源。
当他们攻击到这两座已经成为废墟的城市的时候,这里幸存的国军已经后退了。
在沁河炮膛上指挥的樱井省三,看着自已的队伍攻击如此顺利,心里无比满意,他立刻下达登陆部队对逃跑的国军追击,同时下令,后面的骑兵部队,炮兵部队迅速上船,渡过沁河以扩大战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