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1 / 2)

崔东山凝视着陈平安的状态,他凝神探查,心头猛地一颤,脱口而出。

“陈平安竟在入定感悟,他究竟在做什么,怎敢闯入地府?”

李柳看向崔东山后开口回答:“感悟、入定,还有菩提心。”

李柳说着,点了点陈平安的心口。

崔东山自然也看了过去,感应之后,也看出了这一点。

地狱十八层,有着那么一位菩萨,他曾立下过宏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他没想到陈平安,竟悟出了菩提心,还在这里产生了共鸣。

“陈平安怎么还是修佛了,他这是要干什么?明明修的是儒家,这老头子的传承,还敢修佛。”

崔东山说着,瞬间想到了另外一个儒道佛三修的家伙。

心中不由恼恨了起来,他想的自然就是齐静春。

就是因为齐静春的布局,他才满盘皆输,最终变成了如此凄惨模样。

“崔东山,你要干什么?”

李柳开口说了一句,她看出了崔东山的心思。

崔东山反应过来,讪笑着打了个哈哈:“我能干什么?陈平安可是我要拜的先生,我怎会对他不利?”

崔东山说到这里,他突然转头,走到了一旁。

不多时,崔东山又咬牙切齿地走出大殿。

他目光左右扫视后,朝着一座类似县衙的审判大堂走去。

这大堂是一座城隍庙,堂内供奉着城隍爷塑像,其左右分立的文武判官。

在这堂外,有着一副楹联,通俗来讲就是对联。

此时这对联只有上半部分,上面写着“心诚则灵,无需磕头,速速退去”。

崔东山看得有些无聊,但他还是强行按捺住那种烦躁的情绪,盯着对联思索起来。

不过很快,崔东山似有所感,转头便见李宝瓶和林守一已在身旁。

随即他当即问道:“你们怎会在此?不挂念小师叔了?”

崔东山说到这里,突然又想到了什么,再次坏坏一笑。

“哎,你们的小师叔要被人抢走了,他不喜欢你们了。”

李宝瓶听到这话,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

“喂,崔东山,你胡说什么呢?小师叔怎么可能不喜欢我?”

“我告诉你啊,你别挑拨离间,至于我为什么出现在这里?是因为我观察到小师叔没事,那阴曹地府虽然有点吓人,但是我也过去了。

崔东山大为惊讶:“你怎么也有感悟?”

李宝瓶昂了昂小脑袋:“对啊,这不很正常吗?”

崔东山嘴角一扯。他突然间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

“那陈平安在那里干什么的?”

崔东山开口问了一句。

李宝瓶也是直接回道:“我不清楚,总之我突然出现在小叔面前,然后小师叔说他没有事,然后我就莫名其妙的出来了。”

“在然后我就过来看看这里是什么情况?怎么,这里你能去,我去不得。”

崔东山见此情况,无所谓地摆了摆手。

不想和这个说话有些呛人的红袄小姑娘聊天。

不过,他还是又深深看了一眼李宝瓶,眼中有着一些难以察觉的情绪。

就在这时,一位青衫老者笑呵呵地走了过来。

青衫老者见到李宝瓶、林守一、崔东山,及默默立于崔东山身后的于禄,笑意浮现。

随即他仰头望向那半副空白对联,开口问道:“诸位小夫子,此地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人、鬼、山林精怪,若能对出令人信服的下联,便可成为城隍庙座上宾。”

“看这位小夫子气质不凡,可有妙对?”

于禄听到这话,简单思索,开口回道:“如何才算得上是服众?”

青衫老者还未回答,一旁的崔东山却是懒洋洋地摆了摆手。

“扪心自问,心里过得去就行,但是,你认为你可以?”

于禄听到这话,他还厚着笑了笑,没有再说下去。

那青衫老者也是微微点头,确实是扪心自问。

而正专心致志想着,如何对出这副对联的李宝瓶,恰好听到了崔东山和于禄的一问一答。

小姑娘想了想,补充道:“夜深人静,良知清明,扪心自问,脱口而出。”

青衫老者听到这话,思索一番,满意地缓缓点头。

“可以,但是对的不够工整,不过有了这份意境,小姑娘很不错了。”

李宝瓶也是哦了一声,她也知道对的不太好。

然而正当青衫老者这般说的时候,又是一段声音突然从他的身后传了过来。

“心诚则灵,无需磕头,速速退去。”

“金刚地藏,不废慈悲,声声降魔。”

随着这道话音传来,青衫老者仔细品读后,眼中闪过诧异之色。

他立即转头看去,只见一位气度非凡、目光深邃的青年立于眼前。

这人,正是陈平安。

此时的陈平安虽样貌与先前无异,却散发着独特韵味,多了一种独特的慈悲刚猛。

“怒目金刚!”

青衫老者脱口而出。

陈平安笑着摆了摆手:“金刚、佛、菩萨,都只是法相称呼,不着于相,相由心生。”

“我还是更喜欢做原本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