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子搞什么鬼,我也想吃好的,可他连个面子都不给,我能有什么办法。”
不仅贾家,连隔壁院的居民也对李建国颇有微词。
“咱们在同一个院子住了几十年,他结婚连杯喜酒都不请大家喝。”
有人抱怨道。
“就是说,他们家的丧事我们还帮忙料理,要是知道他是这样的人,当初就不该多管闲事。”
“他现在是轧钢厂的副主任,咱们哪高攀得起啊。”
“副主任又怎样?副厂长不也栽了?行事这么绝,他早晚也会落得同样的下场。”
“听说李建国这次结婚添置了不少东西,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连家具都换新的了。”
“他以前每月就那点收入,加上最近常去收破烂,这么多东西至少得四百多块吧?他的钱是从哪儿来的?”
“你是说……?”
在场的人群中,有人低声质疑,“李建国哪来这么多钱?如果不是贪污,他的财富从何而来?”
“别在大喜的日子里胡说八道,难道你们就不怕因果报应吗?”
聋老太听后脸色骤变。
“总是念念不忘那些蝇头小利,如果当初不是你们集体将他排挤出去,怎会招致今日的祸端。”
聋老太的话语中透露出对众人的抱怨。
贾张氏想要通过敬酒来平息纷争,但老太太坚决不接受,她承认自己的过失,对当初的选择感到悔恨。
突然,杨厂长的到来让所有的议论戛然而止,李建国和冉父冉母目光交汇,一同出门迎接。
“祝贺祝贺,事务缠身,来得晚了些,这小小礼物,还望不要见怪。”
杨厂长面带笑容,递上了贺礼。
“杨厂长,您真是太客气了,能抽出宝贵时间参加李建国和秋叶的婚礼,我们已经感激不尽,何必还带礼物呢,快请进。”
李建国的父母早已过世,因此接等到重要宾客的任务自然落在了冉父的肩上。
彼此寒暄一番后,大家正准备入座。
忽然巷子深处传来了吉普车的引擎声。
“这是怎么了,这么热闹?”
随着那位不认识的领导逐渐走近,冉父和周围的居民都不禁愣住。
显然,这位能够乘坐吉普车前来的客人,身份地位显然非同小可。
“王主任,您也来了?”
杨厂长一眼认出了来者,笑着迎上前去。
“李师傅的大喜之日,我怎能缺席,当然要来讨杯喜酒喝。”
王主任笑容满面地回应。
“王主任,今天就您一个人吗?夫人没一起过来?”
李建国也走上前问候。
“她还有工作要忙,实在脱不开身,特意派我来向你们道喜。”
王主任打趣道。
“哪能这么说,您来就是最好的礼物,快请里面坐。”
李建国与王主任的轻松对话,透露出两人关系的密切。